自2022年11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百宝箱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两个多月,航天先后完成科学实验机柜解锁与测试、基础机柜应用载荷货物出舱、试验空间站及载人飞船设备巡检等工作,空间并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试)验。站梦
作为空间站工程航天技术试验领域的天实抓总研制单位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配置了航天基础试验机柜,验舱给各类在轨载荷提供机 、百宝箱电、航天热、基础机柜信息等保障条件,试验支持各类试验项目在轨滚动实施 ,空间为航天新技术的站梦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验证平台。该机柜在轨3个多月以来,天实成功开展功能测试和部分载荷试验,目前产品状态良好。
那么,航天基础试验机柜(以下简称“试验机柜”)拥有哪些超强本领呢 ?
为用户提供13种“私人定制”空间
试验机柜的设计寿命为15年 ,配套近百台设备。考虑到空间站运营期间机柜平台能力的升级换代 ,试验机柜结构需满足设备在轨更换的条件,以便航天员高效快速地完成相关操作 。“机柜在设计上支持在轨翻转 ,可为航天员在轨维护维修提供最佳操作体位,模块化的布局设计则便于机柜平台按功能分区升级优化。”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航天技术试验领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尹钊表示。
试验载荷不同,对在轨试验空间的要求也多样化。为此,兼顾用户需求和模块化设计成为解决多样化需求和载荷接口标准化的最佳方式 。据悉 ,试验机柜的结构机构子系统可提供13种试验空间 ,按照用户需求组合安装载荷单元 ,在轨实现自由匹配。“通俗地讲 ,就是通过‘私人定制’模块化空间 ,让不同类型的‘抽屉’像俄罗斯方块一样填满整个机柜 。”尹钊如此描述。
在15年的寿命期间,试验载荷需频繁在轨更替 ,而不同类型试验项目的在轨试验周期又差别很大。如何为试验载荷提供充足“营养” ,同时又方便航天员操作呢?研制人员通过3D打印生成轻型化的螺旋电缆 ,在为试验载荷提供充足配电和信息支持的同时 ,还可以随载荷单元将人机操作界面伸出柜体 ,让航天员可视、可达地高效操作 ,堪称试验载荷的“生命脐带”。
掌控“大楼”冷暖的环境管家
载荷试验会产生热量